冷氣團發威氣溫越降越低,導致感冒人數快速增加,醫生除了按照病況開藥治療外,也常囑咐多喝水,幫助病情好轉。但醫師提到,感冒多喝水確實有助於疾病恢復,但是不宜一次喝太多,最好維持少量多次,如果發現尿液偏黃,或跑廁所次數增加,最好稍微改變喝水方式。
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,感冒是免疫系統對抗病菌的過程,會產生鼻涕、痰等廢物,如果水喝少了,會不利於鼻涕與痰排出;增加水分攝取,才能降低鼻涕與痰的濃稠度,方便身體排出的同時也能補足發燒時身體蒸發的水分。
不少人即使知道感冒要多喝水,但工作一忙起來就容易忘記,突然想起來又一下猛灌。康宏銘建議,喝水最好少量多次,維持規律,讓身體水分穩定,如果發現尿液顏色偏黃,代表身體水分不足;尿液幾乎沒顏色且上廁所次數增加,就代表體內水分較多。
康宏銘提醒,假如喝水反而讓自己半夜跑廁所次數增加,睡前1個小時最好控制喝水量,足夠就好不需要太多,早上起床時,由於經過一個晚上的水分蒸發消耗,可以喝500cc至1,000cc左右,滿足身體所需。
至於人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?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呂志剛說明,一般人每天約喝2,000到3,000cc的水也不太會有問題,除非是6,000cc以上才可能出現負面影響。腎臟功能正常時,水喝多了當然會導致上廁所次數增加,不需要過於擔心造成腎臟負擔,反倒是喝了水卻沒上廁所,才需要提高警覺。
呂志剛補充,多喝水除了能緩解感冒症狀,也由於排尿量增加,讓罹患腎臟結石機率也會變小,所以不只感冒期間才要多喝水,平時也應該穩定攝取水分,才能降低腎結石等相關疾病風險。
文章部分擷取至:NOW健康
原始文章出處:https://healthmedia.com.tw/main_detail.php?id=44680